7月18日下午,在文学院李青老师和杨昌鑫老师和当地政府、旅游公司的沟通接洽下,在郎德镇党委副书记宋正智的带领下,文学院“三下乡”服务团参观了雷山县郎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基地,并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研。该基地收录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国家级专项13项、省级9项、州级5项等展品。其中,调研发现吃新节、服饰文化、古瓢舞、苗族招龙是当地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吃新节也叫“新禾节”,“吃新”是居住在清水江和都柳江中上游的苗族节日之一。
当日,来自周边村寨近万名苗族同胞身著节日盛装,齐聚一起,以跳芦笙舞、唱苗歌、斗牛等文娱活动共庆佳节。苗族服饰文化表现出的独特创造生命力、巧夺天工的色彩运用,特别是寓意分丰富的纹饰中获得苗族是个“欢乐民族”的印象。古瓢舞也叫“给哈舞”,是贵州黔南和黔东南苗族的一种传统舞蹈,传承与保留都比较完整,从七八岁的小孩到年过半百的老人,几乎都会跳这种舞。苗族招龙节是苗族地区特有的一种民俗活动,每隔十三年过一次。苗族同胞把龙视为兴云降雨的神灵,做为消灾免难、幸福安康之意。
在此次调研活动中,志愿者们深刻感受到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并立志做好一名非遗的保护者和宣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