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和《当代文坛》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研讨会暨《当代文坛》学术年会”于2012年5月27日在我院召开。此次会议汇集来自北京、上海、南京、重庆、成都、云南、广东、辽宁、甘肃、河南等地高校学者,以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文学评论》《文艺争鸣》《文艺评论》《文学报》等8家学术报刊杂志社编辑人员。与会人员就“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与地域文化研究”专题进行了研讨。
会议由四川省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当代文坛》杂志社罗勇主编主持,首先由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易闻晓教授介绍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情况。易闻晓院长指出,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前身为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国文系,历史悠久,名师荟萃,薪火相传。近年来,贵州师大文学院在人才引进、科研成果发表、科研课题立项、科研成果奖励等方面都取得不少成绩,为学科建设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2010年,贵州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作为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单位,学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学术论文和专著发表及所获科研奖励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目前,各位教师各有学术专长,学科带头人又能带动本专业其他中青年教师形成有机的学术链,且能较多地与贵州地域语言文学文化相结合的格局已经形成。鉴于贵州地域文化底蕴深厚的客观优势,贵州师大文学院有望凝聚成独具地域特色的黔学研究平台。为此,贵州师大文学院正全力以赴,同时也希望与会专家学者赐教。
南京大学中文系知名教授王彬彬发言认为,贵州师大文学院前身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国文系源远流长。就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王教授提出:第一,学科建设举措因文理不同而有差异,目前学科建设思想是理工科模式,尤其注重团队合作,这与文科建设的实际需求不太吻合,对学术生态造成伤害。第二,学科建设要充分注意地缘条件和优势,不能盲目跟别人竞争,在这方面贵州师大文学院朱伟华教授等已经做出了很好的探索。第三,学科建设不可能四平八稳地进行,在内部的二级学科之间,要注意区分干和枝的关系,要枝干兼顾,不要平均用力,大学首先要为教学服务,学生需要均衡发展。
《文学评论》编辑吴子林副研究员认为,学术研究是个人化的工作,学者各有研究专长,但若像理工科的团队协作方式一样,会带来诸多不适。但个人或者小团体绕不开这个时代所加载的约束,因此,应当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保障个性化的前提下,要能顺应当下局势,以便于生存。此外,吴子林以自己的博士论文为例,谈及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关系,认为理论与文本、创作与研究不应割裂开来,而应进行打通,一方面要作这样的打通,另一方面,要与地域特点结合,从而才能使研究深入下去,避免浅而通。
海南师范大学教授、《海南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毕光明对易闻晓院长的发言表示感同身受。毕光明教授介绍海南师大文学院学科建设的情况,另一方面具体谈及人才引进和科研成果发表阵地与学科建设的关系,并申明“使具体地域的文学研究学术化”的努力方向,表明继续以学术期刊作为平台,通过发表成果扩大影响、与外界交流从而促进学科建设的立场和方法。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学报》前主编龙协涛认为贵州师大文学院成立于抗战时期,具有良好的传统。指出地域文学不是地方文学,“边城”也可以进入学术文化视野的中心,在这个努力靠近“中心”的过程中,无论是期刊主编还是院系领导都是引领风气之先者,责任重大。对于当下提倡对各种问题的“自觉”意识,包括学科建设的自觉,龙教授认为过于“自觉”并非好事,文科建设尤其要注意,不能空谈,要落到实处,否则容易漏洞百出。又指出当前中国内地学生好谈理论,文史功底堪忧的问题要引起重视,呼吁在场期刊编辑多编发“实战性”讨论真问题,少发“空对空”的文章,而学科建设同样要追求实在,要看效果,尤其要体现在学生身上。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史光辉教授对上述专家的发言作简要总结,表示感谢,同时恳请各方力量继续支持贵州师大文学院的学科建设。贵州师大文学院朱伟华教授以贵州屯堡乡村古水利设施经水利部专家挖掘申报获国际大奖,以及贵州麻山地区新近发现活态传承的苗族史诗《亚鲁王》的丰富内涵为例,强调贵州地域文化具有富矿特质,还有很大的可挖掘空间,但由于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地缘劣势,外界对贵州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了解不够。朱伟华教授提出“地方性知识不是事实知识而是华语性知识”的观点,勉励同行既要对脚下的这片土地充满热爱,又要学理性地开展地域文化的研究工作,同时还热切呼吁恳请各与会学术媒体多关注贵州特色文化资源,支持和推广传播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在朱伟华教授的发言之后,毕光明教授、王彬彬教授、朱小如教授等就上述未尽观点展开了商讨对话。会议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达成了诸多共识,同时也提出了不少有待深入思考的问题。(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汪青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