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发本科生学术创新意识,展示科研成果,引导本科生掌握规范的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方法,推进文学院学风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25年6月6日,文学院在东校区公共教学楼6201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本科生科研论坛。论坛由文学院和文学·教育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办。文学院党委书记刘海,副院长、文学·教育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俊,党委正处级组织员苗庆,副院长何林、何嵩昱,党委副书记孙佳,以及教师邓梅、汪青梅、姚权贵、禹明莲、王永伦等出席,文学院2023级本科生科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组全体成员及2024级各专业学生参加。开幕式由李俊主持。

论坛伊始,何嵩昱代表文学院致辞。她首先与同学们进行了“头脑风暴”互动,认为“学术”并非遥不可及,其本质是一次充满好奇的探索旅程和一场严谨求真的思维训练。她说,自去年首届本科生科研论坛开展以来,本科生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成效明显,论坛的举办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成果展示与交流的宝贵机会,更是文学院深入实施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

开幕式后进入交流报告环节,由文学院202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二班郭靖东同学主持。七个课题组的代表依次进行交流发言,他们围绕研究历程、核心发现与创新点、遇到的挑战与解决方法、研究心得与收获等方面进行了分享。每组汇报后,指导老师分别结合指导过程、学生的研究态度、论文存在的具体问题及未来的研究建议等进行了精准点评。

交流报告结束后,由王永伦主持闭幕式和颁奖仪式。何林在闭幕式上进行学术总结,他肯定了同学们在研究中热情高涨,态度非常认真,选题丰富多彩;研究中强调实践,各个环节能逐步推进,科研意识得到加强。他认为,一篇好的论文观点要鲜明、材料要丰富、理论和方法要得当、展开要有逻辑、格式要规范,希望同学们能对照以上标准再修改自己的论文。他说,论文写作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或长或短的训练过程,这次论坛的论文有的是模仿“照着说”,有的是“接着说”和“展开说”,还有的具备了初步“从头说”的创新意识,无论处于哪个阶段,都体现了同学们积极的学习和进步过程。
论坛最后由李俊宣布获奖名单。202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简俊芳等3个课题组撰写的论文获得一等奖,2023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卢艳等8个课题组撰写的论文获得二等奖,202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吴雪娜等9个课题组撰写的论文获得三等奖。

一审:苏婷萱
二审:王永伦
三审:李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