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备份栏目 >>学子风采>>正文
大学生创意“蝴蝶印象”:在传承非遗的路上破茧成蝶
2015年11月21日 16:20  点击:[]

青山碧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依山势而建的吊脚楼鳞次栉比、青石板路蜿蜒通向未知的远方……。这样如画般的美景存在于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古歌》的发源地——贵州省黔东南地区开觉苗族聚居村。一处世外桃源的景色、一个古老的创世传说,把一群有理想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开始了一段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业之旅……

开觉平寨的苗族吊脚楼 周曦远 供图

创意“蝴蝶印象” 机缘于非遗项目的创业

“蝴蝶印象”,这样一个致力于文化传承的大学生创业团队组建时,他的四名主要成员还是贵州师范大学的在校生。在一次和老师的交谈中,他们听说了《苗族古歌》中苗人祖先“蝴蝶妈妈”的创世传说,“如果再不行动,苗族的历史、信仰和原始民族的智慧就只能是永远藏在大山深处的故事而已。”老师的感慨让他们深受触动。带着年轻人敢想敢拼的劲头,他们决定以自己的方式来传承这片土地的文化神韵。

中国青年网记者联系到“蝴蝶印象”团队负责人周曦远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半,他刚刚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家,语气里透着疲惫。但谈起自己的创业项目,他却是一扫困乏之意,振奋而自信。“我们创业的灵感来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神话传说《苗族古歌》。”周曦远介绍说,“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个尚无人关注、从未被挖掘的少数民族文化宝藏传承与发展下来。”

据了解,《苗族古歌》是我国流传下来的唯一非宗教典籍的创世纪史诗。古歌保存着完整的苗族活态文化体系,“蝴蝶妈妈”则是传说中苗人的祖先。

相传,蝴蝶妈妈是从古枫树里变出来的。一次和水上的泡沫“游方”(即恋爱),怀孕后生下了12个蛋。后经鸡宇鸟12年的悉心孵养,生出了姜央、雷公、龙、虎、蛇、人等12个兄弟。人类和其他11种生物没有任何等级之分。传说里蕴含着万物有灵、众生平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思想,体现了苗族人民广阔的心胸。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蝴蝶妈妈”的文化意义,“蝴蝶印象”团队把目标锁定在创意“深度游”上面,2012年,还是在读大学生的多名团队成员随学校“三下乡”活动组来到《苗族古歌》发源地——贵州黔东南开觉平寨进行实地考察。

考察中,他们发现开觉苗寨就如同一个被现代社会遗落于大山深处的明珠。“一山之隔的西江千户苗寨已经被开发为成熟的旅游景区,而开觉却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成了鲜为人知的世外桃源,保存了完整的苗族传统风俗。”成员们决定将开觉平寨定为“深度游”目的地,开始了紧锣密鼓的项目策划。首先在贵州省文史馆的支持下进行理论孵化,提炼“蝴蝶妈妈”的文化形象和历史内涵,形成完整、系统的民族特色文化。其后,以《苗族古歌》的古老传说为切入点,与达成合作意向的公司进行合作。针对贵州旅游业缺少著名品牌、旅游景点严重缺乏文化附加值、旅游产品无新意等现状,自主开发了新型旅游精品和个性化服务,并建设了民族特色文化展示中心,他们成功地将苗族古老传说中蕴含的信仰、真理和与现实接壤的文化意义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接触苗寨的美景与风土人情,了解到了这其中的深厚文化底蕴。

“我们的创意深度游目的在于保护文化,而非消费文化。”周曦远补充说,“拿苗族传统工艺蜡染来说,我们不会推荐游客盲目购买蜡染纪念品,而是通过介绍其历史发展、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为游客打造前所未有的综合性购物体验和文化体验。”

张庆现在在团队中主要负责创意深度游的路线制定和客户接洽工作。采访中,她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深度游的特色在于将富有浓郁贵州色彩的文化和风俗全部介绍给游客,再根据他们的喜好,制订个性化旅游方案,让游客每到一处都能经历一场心灵的洗涤。很多省外、甚至国外的游客都很满意。”令张庆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常年旅居欧洲的游客参加深度游后对他们致力于推介祖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做法非常赞赏,“这样的肯定是我们行动的最大动力。”张庆说。

“引进来 走出去” 项目联动扩大社会认知度

通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蝴蝶印象”团队深刻认识到社会认知度的普遍缺失是非遗传承的最大障碍。“利用深度游把游客吸引到《苗族古歌》的发源地,同时也要让大山深处依靠口口相传的苗族神话走出去,才能做到更好地传承。”在一次讨论会议结束后,几个年轻人作出决定,除了深度游这个主体项目,团队还围绕“蝴蝶妈妈”的文化内涵,策划分支项目,既利于古老的“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扩大社会影响力,也为深度游的推进积累资金。

“多彩贵州·七彩蝶影”是目前已经开展,并获得良好社会反响的分支项目之一。成员们正在联系音乐创作人,将《苗族古歌》里的神话故事和现代音乐相融合,打造一首商演团队的主打曲,在传唱中,增加人们对古歌传说文化内涵的认同。

贵州少数民族学生缺少走向台前的机会和展示自己的舞台,针对这类人群,“蝴蝶印象”团队利用学校资源和专业所学,开设了普通话培训班。对那些县市级直选上来的原生态表演者进行普通话系统培训,让他们顺利地和外界交流,原汁原味地讲述自己民族的传统习俗和优秀文化。

“蝴蝶印象”团队获得第五届“挑战杯”贵州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级决赛冠军

2013年以来,经过成员们的不懈努力和开拓创新,“蝴蝶印象”创业项目团队获得了第五届“挑战杯” 贵州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级决赛冠军。面对记者的采访,在比赛中担任团队创业导师的贵州千企创投公司董事长章警对这群执著于推介贵州文化的年轻人印象依然深刻。“‘蝴蝶印象’团队将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和旅游产品结合在一起,分支项目又将创世传说的文化内涵融入到教育培训当中,更加具象化的思路十分有利于项目落地。”章警说,“他们参加比赛不是单纯为了拿到名次,争取到奖金。这个项目致力于让更多的人看到贵州地区‘非遗’文化里触动人心的美,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真心。‘蝴蝶印象’的坚持、专注和定力让我感受到非遗传承的希望。”

运用互联网思维 让非遗传承理性走向市场

文化传承之路任重而道远,“蝴蝶印象”团队在开觉考察时发现,《苗族古歌》和“蝴蝶妈妈”的传说妇孺皆知,但深究下来,却几乎没有人能说清其中的文化内涵。究竟如何才能让“古歌”中的优秀文化传承下来,并使其在当代社会中发挥价值,是周曦远和成员们正在考虑的事情。

有着多年大学生创业指导经验的章警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强调,想要使古老的“非遗”在后工业时代的当下保持生命力,创业团队一定要具备互联网思维。“我们不缺乏对文化的研究,欠缺的是将文化推出去、产生效应的动作。”章警表示,比起沿海发达省份,贵州的经济、理念和信息等方面相对滞后,贵州大学生比较缺乏互联网思维。“再好的故事,如果只是小范围欣赏,只会昙花一现。跟在别人后面,最终只会被淘汰。要依托互联网,颠覆传统的传播模式。”他建议“蝴蝶印象”团队能够将“蝴蝶妈妈”创世神话付诸具象产品,投放互联网,让世人了解。

章警的建议与周曦远的想法不谋而合,他们正在规划结合苗族文化中具有代表意义的元素来设计品牌logo,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符号。同时,在积累了一定品牌效应和资金之后,还将着手拍摄“蝴蝶妈妈”相关主题的民族特色微动漫、微电影以及影视作品投放网络,并同步制作各类衍生产品,形成产业链,打造出一张传承“非遗”的旅游名片。

周曦远坦言,他们所选择的传播形式是为了迎合当代青年人的喜好。“青少年是未来的主人,是非遗传承和发展最主要的群体。用他们最喜欢最习惯的方式来诠释苗族文化,让古老而神秘的东西变得更接地气,可以引起更多青少年的关注。”

文化传承最主要的载体永远是人,贵州省文联主席、省文史馆馆长顾久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把非遗保护融入到基础教育中很关键。顾久说,目前贵州黔东南地区已经在苗族和侗族地区开展双语教学,并有专门的教材介绍本民族的历史和优秀文化。同时还在学校开展民族歌舞教学、邀请民族文学家梳理撰写相关文化类图书。

除却政府层面的举措,顾久对“蝴蝶印象”创业团队的做法表示肯定和欣慰,“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是人的本质欲望。‘蝴蝶印象’创意企业让非遗传承理性化地走向市场,满足当下人们的需求,拉近了古老的非遗同现代生活的距离。”

“‘蝴蝶印象’的分支项目有效地发动了各行各专业的年轻人,体现出青年创造性的思考。老一辈点燃非遗的火种,把它传承和发展下来的正是当代青年的应有责任。”顾久期待地说。

上一条:文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联合举办“情系师大,诵读中国”中外学生朗读比赛 下一条: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傅振事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