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师资队伍>>文艺学>>正文
刘 海
2015年11月11日 09:43  点击:[]

◆个人简介

基本情况

刘海,男,陕西乾县人,文学博士、教授,现执教于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省美学学会会员。

 

◆教育背景

2016.2-2016.9,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作高级访问学者。

2009.7-2012.6,武汉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西方文论方向博士研究生,获文学博士学位。

2005.9-2008.6,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西方文论方向硕士研究生,获文学硕士学位。

1999.9-2003.6,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3.072005.08, 安康学院中文系任教。

2008.092009.08, 安康学院中文系任教。

2012.07—至今,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

 

◆开设课程

本科:文学概论、文艺心理学、西方文论、美学、文学文本解读、外国文学经典、外国文学史、比较文学

研究生:西方现代艺术专题、西方现代艺术思潮

 

◆研究领域

西方文艺理论、文化研究、城市美学

 

◆论著目录

著作:

1、《艺术自律:现代性的美学话语》,中央编译出版社,2018年出版,独著。

2、《新时期湖北文艺批评主潮论》, 武汉出版社,2010年出版,参与撰写。

3、《龙学档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出版,参与撰写。

 

论文:

1、《马尔库塞“新感性”美学思想的理论渊源探究》,《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2、《审美内视与空间弥合——从文艺心理学角度解剖意境的本质》,《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3、《试析“虚”之衍进与中国艺术精神》,《绥化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4、《家庭意识的缺失与婚姻模式的嬗变》,《法制与经济》,2007年第7期。

5、《主体隐喻•文本空间•读者拓展——关于文本诠释与过度诠释的思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6、《新批评“张力说”的再阐释》,《邢台学院学报》(第二作者),2008年第1期。

7、《当前高校大学语文的社会功能与实施方略》,《理论月刊》,2009年第3期。

8、《倒塌的围墙与崛起的读者》,《长江学术》,2010年第4期。

9、《殊途同归的审美乌托邦——海德格尔与马尔库塞审美取向比较》,《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10、《道德批判与审美认同的“二律背反”——解读“婚外恋情”的文学叙事》,《长城》(理论版),2010年第5期 。

11、《还乡情结与乌托邦终结论——海德格尔与马尔库塞乌托邦情结比较》,《美与时代》,2010年第2

12、《日常生活审美化抑或审美符号化——对“日常生活审美化”命题的质疑》,《电影评介》,2010年第1期。

13、《反叛与回归:当前流行音乐“情感消费“潜流下的心理历程》,《兰州学刊》,2010年第8期。

14、《流行文化:作为“情感场”中后现代“情感消费”场域论》,《兰州学刊》,2010年第3期。

15、《现代性的生存焦虑与文化重建——从<后天><2012>电影中的“世界末日”景观》,《电影文学》,2010年第14期。

16、《艺术自律与先锋派——以彼得•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为契机,《文艺争鸣》,2011年第11期。

17、《城市广场:城市制约中的空间政治》,《人文地理》,2011年第3期。

18、《“气”与“面子”的两厢纠葛——解读<秋菊打官司>的文化根由》,《理论月刊》,2011年第2期。

19、《无可名状的“无题”表征——现代主义艺术“无题”表征的文化解读》,《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20、《女性与礼物:广告中的性别消费》,《兰州学刊》,2011年第3期。

21、《穿越话语迷雾的身体性——庄子哲学的身体之维》,《船山学刊》,2011年第1期。

22、《青年文化的变奏:从“青年的反叛”到“青春审美”的文化消费》(第二作者),《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23、《城市景观:基于一种视觉认知的空间旅行》,《兰州学刊》,2014年第6期。

24、《基于科学认识的自律性诉求——汉斯立克自律论音乐美学思想探微》,《艺术探索》,20143期。

25、《20世纪现代绘画艺术的自律性实践》,《艺术学界》,2015年第2期(第十四辑)。

26、《一位理想主义者的苦难与自戕——<平凡的世界>与不平凡的人生》,《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年第11期。

27、《作为“事件化”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

28、《三线城市的现代性诉求及其空间化悖论——基于陕南城市空间的文化考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

29、《汉语文学的“状物”特性及诗性美感——从英汉诗文的对比性探究汉字诗学的审美特质》,《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网转载。

30、《漫谈“文学教育”的伤与痛——从施教者的个人经验与体悟谈起》,《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年第3期。

31、《<北京人在纽约>的“城市景观”及其启示意义》,《社会科学论坛》,2017年第11期。

32、《灾难与拯救:从<未来水世界><2012>的意象群解读》(第二作者),《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33、《<禁闭>之门:基于“他者”世界的“自我”定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

34、《共享诗词魅力,重塑文化自信》,《贵州日报》,20170213日。

35、《见信如面,朗读有声》,《贵州日报》,20170227日。

36、《写给城市的一曲挽歌——解读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的空间诗学》,《都市文化研究》,2018年总第18辑。

37、《“惊颤美学”之源:基于都市生活的现代性体验》,《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网转载。

38、《“城市”与“乡村”:<白狗秋千架><>的空间迁延》,《成都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39、《弑父、青春、欲望:20世纪80年代文化众象的情态表征》,《文化研究》,2019年总第35辑,新京报等多家媒介及网络平台转载。

40、《民族命运的黑色寓言——解读电影〈边走边唱〉的话语编码》,《电影评介》,2019年第2期。

41、《基于衰老状态下被感知的青春女体——探究川端康成〈睡美人〉中“青春叙事”的文化诱因》,《东方丛刊》,2019年第1辑。

42、《阅读,需要一种机缘》,《贵州日报·娄山关》,20200417日。

43、《重温〈夜宴〉:“权”“欲”旨归的叙事解码》,《电影评介》,2020年第9期。

44、《我们为什么写不好亲情诗?或相关亲情诗的话题》,《贵州作家·微刊》,20210201日。

45、《历史,树知道》,《贵州日报·27°黔地标》,20210223日。

46、《事件化:艺术史编写的另类思维》,《艺术学界》,2021年总第24辑。

 

◆科研项目

1、主持安康学院2008年校级科研项目:《后现代“情感消费”:中国当代流行文化症候解析》,已结题。

2、主持陕西省教育厅2010年度科研项目:《城市空间文化与陕南城市空间的文化符号书写》,(11JK0277),已结题。

3、主持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基金项目:《艺术自律的知识谱系研究》,(1200405031130022),已结题。

4、主持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现代艺术的自律性实践研究》,(13YJC760057) ,已结题。

5、主持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现代性视域下都市体验的审美认知与表达研究》(19XZW007),正在研究中……

 

◆获奖情况

12011年论文《现代性的生存焦虑与文化重建——从<后天><2012>电影中的“世界末日”景观》获得第二届陕西省文艺评论优秀奖。

22012年获武汉大学首届学术创新奖一等奖。

32016年获得贵州师范大学第八届本科教学质量奖。

42017年获得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奖。

52018年获得贵州师范大学第十届本科教学质量奖。

62019年获得贵州师范大学“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72020年获得贵州师范大学第三届师范生微课制作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82020年被评为“贵州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2019年度科研先进个人“称号。

92020年获得贵州师范大学第十一届本科教学质量奖。

102020年获得贵州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

112020年文学作品《一截老城根的春天》获得贵阳市云岩区第四季“良知行”全国征文大赛三等奖。

122021年被评为“贵州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2020年度科研先进个人“称号。

132021年文学作品《“大街上的变革:一座天桥的过往历史》获得贵阳市云岩区第五季“良知行”全国征文大赛优秀奖。

 

◆学术交流

1、“当代文学理论与文艺学学科建设”,桂林,20084月。

2、“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论会”,西安,200810月。

3、“首届全国文艺学与美学青年学者论坛”,北京,20109月。

4、“首届两岸三地博士生中文论坛——终生喧哗的文学场”,北京,201010月。

5、“艺术自律与审美现代性问题”,襄阳,20136月。

6、“新探索:电影形态、本体与功能”,重庆,201812月。

7、“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城市建筑、空间与记忆”,上海,201911月。

8、“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美学创新与发展暨贵州美学年会”,贵阳, 202012月。

上一条:唐善林 下一条:周晓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