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备份栏目 >>特色工作>>正文
特色工作
2015年11月24日 19:47  点击:[]

文学院党委多年来始终遵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着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结合学院专业特色,精心制定“大学生素质养成实施方略”,每年定期开展主题鲜明、思想深刻、感染力强、艺术性高的大型文艺活动。师生们自编、自导、自演,将一出出震捍人心的高雅艺术作品搬上大学的舞台,在大学校园里传唱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唱响着红色经典的动人旋律,歌颂着爱国主义的伟大情怀,演绎着感人肺腑的各类人生,激发起校内外众多观众的强烈共鸣,以其独有的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收获了课堂教育难以企及的效果。通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文学院校园文化特色活动均显现出学生参与面广、专业性强、影响力大的特点,每次活动都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不仅夯实了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也为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校园文化活动品质的不断优化,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2010年11月,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以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专业汇报演出为依托,积极组织其它专业的学生共同打造了“09后·90后”、“09播音正在发声”等专业汇报演出,以青年学生独有的方式诉说着青春的美好、困惑、追求和希望,展现了文学院学生的朝气、进取的风貌。2010年12月,文学院团委又与校团委、校离退休处一同编排了“国韵风华”大型艺术展演,通过对诗、歌、舞的演绎和现场书画的创作等形式,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作品打造成一出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在高校校园吹起一阵阵浓郁的中国风。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组织策划了系列纪念活动。5月,全院开展“红色经典诵读”大赛,在全院四个专业、2000多名学生中掀起诵读红色经典的热潮,在使学生重温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奋斗历程和卓越贡献的同时,也强化了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在这项活动中,文学院为学校重点打造了大型诗歌朗诵节目《走向纪念碑》,并代表学校参加了贵州省教育系统红色经典朗诵大赛,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6月,文学院举全院之力举办了红色经典史诗晚会—《永远跟党走》,晚会由《开天辟地》、《苦难辉煌》和《走向复兴》三个篇章构成,用歌舞、朗诵、音诗画、情景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风雨历程,以史诗般的笔触将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及人物呈现于舞台,让历史事件再次警醒观众,让革命烈士与观众作深入的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气势磅礴的史诗巨制使到场的千余名观众情绪激昂,收到了很好的演出效果。晚会由全院两校区师生350人同台演出,师生们在自觉学习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的基础之上,自己编剧、自己导演、自己表演,无论是在政治上、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均有丰硕的收获。本台晚会是学校参演人数最多、节目形式最丰富、内涵最深刻的一台晚会。被观众评价为“是一场集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视觉盛宴“,“有手笔,有气势,有特色,有水平”。

2011年11月,是贵州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纪念日。为迎接来自海内外的千余名校友重回母校,文学院以70年历史文化积淀为创作基础,结合学院丰富的办学历史和教学特色,分场地举办了“光影流转七十年”老图片展、“汉韵诗风”大型书法朗诵展演、“博学七秩桃李芳华”校庆主题晚会。三项活动学生参与数达300多人次,跨所有专业和班级,营造了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践行和弘扬了学院“明德博文弘毅树人”的院训。

2012年,学院组建了一支稳定的艺术创作团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重新创作并演绎了刘恒的著名大型话剧《窝头会馆》。话剧分三幕时长2个半小时。13名学生倾情演绎,将解放前夕北京四合院中老百姓的生活和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舞台上,学生们对角色的准确把握,对情感的真挚流露,语言的恰当把控及综合的专业水准赢得了两场观众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经久不息的掌声。《窝头会馆》的演出,是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将高雅艺术引进高校的具体实践,是贵州高校历史上非专业学生首次成功上演的大型话剧。贵州师范大学团委将该剧定为学校保留剧目,并安排到三个校区公演。今年,学院师生自创的大型历史话剧《王阳明》正在紧张排演中。

近年来,文学院严格按照“大学生素质养成实施方略”的要求,在全院范围内,组织了一系列有影响、有质量、有效果的校园文化活动,活动紧紧结合当年的宣传要求,主题鲜明,形式丰富,思想性强,艺术水准高,学生参与面广,有效地把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艺术素养提升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收效甚好。

关闭